最近,我在好多的臉書影視相關社群社團,看到很多想組拍短片團隊的朋友,以無酬互惠的方式要徵幕前幕後工作人員,於是版主我想發表一下我對這種現象的看法。
我不知道這些想組拍片團隊的朋友,他們是否真的已有實質的計劃在實行,我知道很多人是想效法網路紅人,例如:蔡阿嘎、網路天團那群人...等等,曾經也有團隊邀我入組但被我拒絕,因為他們成立團隊的目的,只是想要拍一系列的影片在網路上曝光。
希望影片在網路上面因點擊率高而竄紅,我心想在這樣的模式下,如果是考量在商業, 這樣是能帶來什麼利益嗎?
我的看法是,就算影片真的在網路上竄紅了,他們有團隊認為,就會有人找他們拍片,他們就可以很順利的接案,可能因影片的曝光會有廠商主動找,而我卻認為這樣的情形根本是微乎其微,只是自已想像,因為市場並不是這樣。
你有能力,你有資源,你有作品,你若有案源,你根本無需這樣做, 這是一場賭注。
但若以創作者的角度出發, 尋找同好伙伴一起創作,或許這未嚐是一種方法。
但是以無酬互惠這樣的原則,既得利益者若不是雙方,難免會覺得有失公平性。
組幕後工作團隊,若有產生利益關係,分配比例也應該於事前說清楚, 例如拍攝影片是要參加比賽,獎金的分配比例。
再來說參與幕前的演員又能獲得什麼?應該是沒有,除非你每支片用的是同一些人在演,是要固定的班底。
這樣才能讓這些演員們持續的產生幕前曝光,而且影片也要能公開放於平台上曝光的,才能讓影片有機會產生高人氣的點閱率一觀看率,讓廠商看見他們,才能為他們帶來更多的通告邀約。
這樣的互惠前提,或許就會有演員願意和你一起賭一把。
如果,你是以商業為主成立的工作室,是以要接案為主的,我的認為,現在就可以做,工作室應該是積極的找案源,你有案子還怕找不到人嗎?
如果你只是想賭,這樣的現象,依我的大數據研究及自我分析結果,是一窩蜂沒搞清楚的人,是讓這個影視業泡沫化的開始,因為方向根本錯誤,其一:蔡阿嘎、網路天團那群人..等等,是以經營平台,以產生廣告收益,其二是以「人」為形象包裝,簡單說是賣個人特色、賣創意,你會發現他們拍的影片做的也只是商品或廣告置入。 產生的利益是由平台觀眾群youtube營利(其實這門檻高利益很少)、及廠商邀約通告(敲通告來演反而較高)、廣告或商品置入(廠商贊助:廠商要的是累積的高點閱率及高訂閱人數,高訂閱數代表已擁有固定的影片觀看觀眾群),他們這些頻道主,或許只是單純的創作,無意間產生的獲利模式,並不是要以拍片接案或成立工作室為主要目的。
如果,真的要以拍片接案為目的,我只能說,以目前的狀況,大數據顯示,是案量根本沒有那麼多,削價競爭薄利時代,又反而從事拍片接案的工作室愈來愈多(專業不專業都有),競爭愈來愈趨激烈,現在是一碗飯根本要眾人搶爭食,太供過於求了。
而且在這個圈子多年所知,目前大多數的廠商,行銷預算夠,要拍片的話他們還是會找專業的啦!
除非是預算不足的情況下,而且要拍出好的影片品質又關乎設備器材、技術資源等等的,況且創意也不是只有你才有,別無分號。市場下,多數也只是做專業代工,你想的並不一定就是廠商要的。
在這個數位時代,現在,重點是要在於如何去行銷,傳統方法已不適用呀!
我覺得現在為何女神比宅男多,是因為女神賣弄人氣也能產生行銷獲利啊!廠商看上的是這點啊,有粉絲群也代表有固定的觀看族群關注人數,這是現實,大環境的商業模式改變所致。
如果以目前商業模式的改變,版主我認為未來的獲利模式,將不會是以拍片為主軸,拍片只是需要,一股微電影拍片風潮,若以創作的角度來看,是值得鼓勵的,但現在一堆人都出來開影像工作室接案,連學生製片也都出來接案了,這一點是令人的堪憂的。
這個現象,讓台灣現在的影視市場因為競爭而產生壓縮,把市場行情打落谷底。據了解,一支5分鐘內商業微電影,在南部新台幣2萬元就有人願意接了。
惡性競爭產生的後果就是,讓大家都沒飯吃。試想,如果製作公司接案價格就很少,前置工作人員預算能給多嗎?幕前演員預算能給多嗎?後期製作預算能給多嗎?他自已不用賺嗎?
結果就產生很多不合理的工作時數及薪資待遇,愈是下游,愈被壓搾。
再來說商業和非商業創作,我個人認為兩者應該是要被區分出來的,有預算的拍攝案就不該用無酬互惠。舉兩例說明:一、之前曾看到要拍電影有找臨時演員和幕後工作人員(實習生)就用無酬互惠,我個人就認為不合理,就算是挺國片也不該被如此濫用,如果沒錢就不要拍嘛!而且,有的連保險都省下來的,更是要不得,罔顧人的生命安全。這些預算在企劃提案中,找錢時就該考慮進去的不是嗎?二、高雄拍50萬補助案,50萬就是預算規劃內了不是嗎?怎麼是找人,還會沒預算?無酬互惠!不是很奇怪嗎?(話說.我自已也曾寫過一次高雄拍提案申請過,只是沒過而已呀!)
只能說是一堆奇怪的現象~
再來談新媒體的崛起
網路微電影的盛行,每年一堆的微電影比賽,每年微電影產量的驚人數字,其實做的內容都比電視機頻道裡的還要多,現在大家都利用手機看網路影音頻道,未來打開電視機,安卓或IOS及WINDOWS系統,誰能整合平台整合頻道,軟硬體如何結合,接下來的發展才是令人期待。
相信不久的未來,眼前看到的趨勢,3c產品的大躍進,舉例:不久之後,數位液晶網路電視,將會取代傳統的一般液晶電視,加上行動4G網路的加持下,連現在的數位液晶電視,也都有內建安卓系統,蘋果也積極佈局IOS系統的蘋果TV(包含蘋果的串流影音平台),新媒體的崛起,像LINETV平台(可惜內容目前還不夠豐富),試想一下,如果以後打開電視機,不再是只能收看目前大家嫌的要死在討論的那些頻道,我想未來一定會出現數位液晶網路電視製造商,將免費或收費的影音平台整合進安卓系統或IOS系統內一起販賣,並產生新的商機及獲利模式,我現在心中就都能有些的想法,也看得見遠景了。
未來,最大獲利是能整合及經營影音平台和內容產物行銷,發展新媒體主流才是關鍵。